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更新时间:2025-03-07 00:56作者:陈志远林之雅胡云梅无错版阅读量:3
    金山至岱山岛的航线上,所有人都很沉默。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忠诚都被视为最大的美德之一。
    
      千百年来,鞑靼人一直是文明世界所厌恶的种族。数千忠诚的军人在与鞑靼人的战斗中与城同殉,钦江号上的十余位欧洲军士官都被某种情绪感染了。
    
      从金山卫至岱山岛,直线距离50多海里,因为有些慢船拖累,一天半才到达高亭港。
    
      高亭港位于岱山岛东南角,岱山本岛与近处的离岛之间。海峡宽有100多米,更远处的两座离岛一东一西,护住了海峡的进出口。对帆船来说,高亭港仅次于基隆和阿卡普尔科这样可以避风避浪的深水良港。
    
      数万移民来回,高亭港已形成一座较为繁华的海上集镇。第一波移民在岛上留下了很多木制窝棚,第二批移民正在搭建一些更正规的房子。
    
      主持岛上工作的是熟人,沈廷扬的堂弟沈廷枢。数部明军的家眷也都安置在这里。
    
      “岛上现在有多少移民?”
    
      沈廷枢道:“约万人。”
    
      守序点点头,“大瞿山和泗礁山也有近万人。崇明还有一万多新来的上海难民,我与你哥哥估计,崇明最终可能还要接纳两万人。
    
      沈廷枢苦着脸,“粮食不够,船也不够,事情太难办了。”
    
      守序道:“总不能把人都留给建虏,不管怎么样,先运到舟山来。粮食和船我和你哥来想办法。”
    
      岛上守军的指挥官是张鹏翼的二弟张鹏飞,有关宁水师在此,舟山群岛的海盗们没有人敢来骚扰。
    
      张时杰的残军这次也留驻岱山。岛上难民多数都是松江人,有一队上海军人在此,难民们会宽心不少。
    
      船队都留下了,虽然这些船很难戗风航行,但好好整备一下,顺风航向台湾还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岱山岛的定位,沈廷扬与守序商议过数次。
    
      明末大部分内斗都是出于抢钱抢地盘,大家都在抵抗建虏,都要养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定海王之仁与舟山黄斌卿之间,就舟山的渔税已经摩擦过好几次了。
    
      沈廷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他的经济来源未来将会是台湾发展收益的一部分,立场比较中立,既然没有能力调解海上诸将的矛盾,那至少能在岱山岛给这些明将本人准备一条后路,不至于完全绝望。
    
      守序对此就一个要求,立场一定要持正。频繁打粮,劣迹斑斑的一个都不要,岱山只能收留军纪好的明军。
    
      在岱山岛略做休整,守序到了舟山。
    
      黄斌卿刚从福京回来。
    
      隆武帝朝廷现在能控制就是福建和广东两个稍微富庶一些的省份,以两省之力,撑起半个中国的军队,这是天方夜谭。隆武帝在福建把税向后预收了三年,这也不够。他开始了发纸币,劝捐和卖官,官帽子批发式的向外发,光大学士就有二十多位,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