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朱元璋笔书,真是老朱家祖宗

更新时间:2025-03-13 01:47作者:匪夷阅读量:3
    “真的假的?!”
    
      李八金叫了一声,立刻凑上前去细看:“吾朱重八自幼贫瘠,深知民间疾苦,遂揭竿而起义,与陈友谅双军对垒潘阳湖,奈何天数未到,落败奔走于浮梁……
    
      “后大难不死偶被浮梁民众所救,此恩必记心中,尤以李家小姐如烟为甚,终日悉心照顾床前……”
    
      “可国难当头,大丈夫岂能终日流连儿女情长,吾必出军再战陈友谅,若有幸荣归故里,必善待如烟小姐,以此立字为书!”
    
      在丝绢末尾,还写了一首诗。
    
      “歌宴纷飞撩青丝,岁寒松劲鸱温须,”
    
      “且立椁叱桓自得,照祟明霖岅毋昇。”
    
      最后,在底角落款时间是‘至元二十年’。
    
      “这……这难道是朱元璋的字书?!”
    
      李八金面露惊诧之色,满脸尽是不可置信:“他和陈友谅决战潘阳湖,落败逃到了浮梁这里还真有此事!”
    
      “那这么说来,这棺木中的朱桓带有这张文书,同样也是朱元璋的子孙了?”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似乎都明白过来了什么,
    
      “可,可这也不太对啊。”
    
      包玉芯秀眉微皱,疑惑道:“这朱元璋作为明朝太祖,开创明朝,可第二间窑房内的朱自得身上却穿着清代仿制的明代衮龙袍,这都相隔了两百多年呢!”
    
      “包小姐,指不定正因为相隔了两百多年,才解释得通为什么朱自得会穿着清代仿制衮龙袍呢?”
    
      这个时候,何林却是神秘一笑说道。
    
      包玉芯一愣,望向何林:“小何弟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说吧,我觉得这朱恒以及第二个窑房中的朱自得,应该都是朱元璋的后代。”
    
      何林想了想,解释道:“换句话说,他们两人应该都是朱老的老祖一辈的人!”
    
      说着,何林伸手一指朱玉涵:“也就是说,这两位应该就是朱小姐的老祖宗了。”
    
      “而且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朱恒应该还是朱自得的父亲!”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又有些错愕了。
    
      要说这朱恒是朱元璋的后代,这倒是无可厚非,毕竟人家陪葬身上有朱元璋亲笔文书。
    
      可那朱自得怎么又会是朱桓的儿子呢?
    
      对于这一点,在场几人倒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小何,你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白世翁望着何林,一本正经的问道。
    
      很显然,他心头对于此事也是十分的好奇。
    
      毕竟这两个窑房的历史间隔跨度属实有点大,一个明初,一个清初。
    
      “其实,这事情很简单。”
    
      何林想了想,解释道:“之前正如白老所言,这个葬窑在我们之前应该是没有别人进入过的,”
    
      “这也就说明,葬窑内的五间窑房均是同一时间安排下葬的,也就不存在第二间窑房跟这一间窑房有时间间隔的问题。”
    
      “还有一点,你们仔细看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