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第二次会面

更新时间:2025-04-06 01:17作者:叶秋白陆长生阅读量:0
    “七年之约”仅剩下一年的时间,这也是怡和近几年要求豁免权的缘故,未能如愿之后,进而谋划将怡和系的上市企业转移注册地至百慕大。朖
    
      “除非怡和将置地的控股权提高至35%以上,否则的话,按照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觊觎置地公司的财团,金河投资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所谓匹夫无罪,而怀璧其罪,正是如今的置地公司,最为真实的写照。一方面置地公司占有中环太多的贵重物业,近二十年以来被中资财团所觊觎。另一方面置地公司多年来的保守经营,一直以来的市值都是被低估的,而近三年,香港房地产市场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两成以上。
    
      但是一旦股权提高到35%以上,就会触发全面收购,怡和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财力。
    
      蔡致良说这些,不过是点名怡和当前的处境,既然无力发起全面收购,那么终究会保不住置地,另做打算才是正理。
    
      “蔡先生有何高见?”
    
      “一点愚见,供凯瑟克先生参考。”
    
      蔡致良谦虚地说道:“如果怡和有意退出香港市场,不妨将置地拆分成为两家公司,一家负责香港本地事务,另一家负责国际事务,如此一来,也能够更为专注地应对全球经济复苏所引发的房地产格局。”朖
    
      因何而分拆成为两家公司,双方自然是心知肚明,这就是蔡致良的条件。
    
      “蔡先生觉得,全球房地产市场会很快复苏?”凯瑟克试探着问道。
    
      “只有日本市场,我不敢保证。”蔡致良说了个冷笑话,可惜双方都没有笑意,道:“北美市场复苏之势,已是定局。上次关于洛克菲勒大厦的提议依然有效,如果凯瑟克先生有这方面意向的话,金河可以从中协调。当然,凯瑟克先生也可以直接联系日本三菱公司,不过要快,三菱公司很着急。至于资金方面,渣打银行可以帮忙。”
    
      凯瑟克沉默片刻,似乎在考虑其中的利弊,让蔡致良松了一口气,毕竟凯瑟克没有断然拒绝,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既然凯瑟克开始考虑北美,乃至全球房地产市场,那么就不太可能使用两败俱伤的策略,来反击金河投资的收购。
    
      相反,如果凯瑟克果断拒绝,那么蔡致良就需要重新考虑对于置地的收购了,毕竟一旦怡和全力反击,即便是金河最终能够拿下置地,这颗香港房地产市场上的明珠,无疑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有些得不偿失,虽然将来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爆。
    
      蔡致良所有的策略,都将围绕此而展开,无论是之前让凯瑟克认清置地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形势,还是为置地公司规划一条可行的出路,都将极大的减少凯瑟克与怡和的敌意,提高收购的成功率。朖
    
      洛克菲勒大厦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并不会仅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