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必先去其史

更新时间:2025-03-12 21:46作者:清酒半壶阅读量:17
    不知不觉间,朱高煦一行已经走到了研究院的门口。
    
      只是,看到好像陷入沉思之中的朱高煦,没有一个人敢于打扰他,别说一旁还有个虎视眈眈护卫着的沈老六了。
    
      所以,大家只能静静地等着,等着殿下回过神来。
    
      朱高煦的人停了下来,但是他的思维却是在快速地运转。
    
      随着段世领了饭盒,没有抵抗力量,很快云南全境就彻底的平定了下来。
    
      也就是说,老爷子的第一步迈得很成功,在消灭了前元势力和段氏之后,直接打散了段氏在云南的根基和统治。
    
      仗是打完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云南地区从此安然无事了。
    
      若是老爷子直接下旨班师回朝的话,那么就和之前的历朝历代没有多大差别了。
    
      本质上是老农民的朱元璋,对于土地可是有着深入骨髓的渴求的,即使是在很多人眼中看来的偏远、蛮荒的云南,在老爷子眼中也是个宝。
    
      好好的翻看一下老爷子的一生,他活着的时候,大明的地盘一直都是在扩大的。
    
      于是,在后人看来代表着野蛮和残暴,但是也是把云南牢牢握在手中的第二步很快就实施了下去。
    
      如果第一步是前提的话,那么这一步在朱高煦看来就是核心,如果这一步没有实施的话,云南再次游离于中央朝廷之外,在朱高煦眼中那是必然的。
    
      就像,后来安南发生的事情那样。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这句话虽然不是朱元璋说的,但是他却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非常的成功。
    
      想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灭亡,最彻底的当然是大屠杀,但也是最遭天谴的,朱元璋当然不会选择这种办法了。
    
      他很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史观消亡。
    
      这一时期的云南地区,因为七百余年南诏、大理的统治,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圈,已经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
    
      更甚者,他们还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创立了方块文字僰(bo二声)文,有着大量的文化典籍。
    
      自秦始皇嬴政实现大一统以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观点早就写入了帝王的本能之中,也是为何即使经过短暂的分裂状态,华夏大地最终都会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而出现在云南的这种情况,老爷子要是能忍了,那才是奇了怪呢。
    
      要知道,这种和中央朝廷的渊源,云南地区甚至远不及“诗书典章俱与内地同”的安南。
    
      于是,最终被老爷子留在云南镇守的沐英,充分延伸了帝王的意志。
    
      最后,沐英也没有让老爷子失望,在几十万大军留守云南之后,沐英立刻开始了对于这种在他们眼中“歪门邪说”展开了暴力摧毁。
    
      虽然会出现流血情况,但是不得不说暴力手段确实是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办法。
    
      为了把云南地区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