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高薪养廉

更新时间:2025-03-22 09:16作者: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阅读量:12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不是傻子,一个个都看出了弘治皇帝是真的在心疼。
    
      因此,在下朝后,李东阳就被围住了。
    
      “李公,敢问令郎可否提前卖一些股票给吾。”
    
      “宾之,晚点我去你府上找你。”
    
      ……
    
      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
    
      而李东阳,则一一答应了下来。
    
      因为这是他早就与弘治皇帝、李兆同两人互相通过气的事情。
    
      当时,李兆同为了更有说服力,将大臣们绑上战车,他提出了一个词语:高薪养廉!
    
      这个词语可就深深触动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是一个明君,他当然清楚官员们贪腐的问题,他也领悟到了太祖高皇帝把官员俸禄定得极低其实是有问题的,像朝廷里有一些清廉的官员,其实衣食住行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比如已故阁老丘濬。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官员们清廉,真的极难。
    
      毕竟,我一家老小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你还指望我忍受住诱惑,要我清廉?
    
      弘治皇帝自认自己都难以做到。
    
      可是,明知道存在这么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是弘治皇帝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国库没钱,一旦提高官员俸禄,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情,支出必然不会小。
    
      更何况,此举还有违祖制!
    
      所以,当李兆同提出高薪养廉,并且还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提出来,顿时就让弘治皇帝眼前一亮。
    
      他已经让锦衣卫和东厂去调查了,对于那些真的是清廉到了连温饱存在问题的清官,他是准备赏赐几十到几百股不等的股票。
    
      比如南京鸿胪寺卿陈寿,弘治皇帝早就知道了这是一名大清官,他就准备给予赏赐。
    
      陈寿何许人也?
    
      这可能是有明一代不次于海瑞的大清官了。
    
      他祖籍江西,但是出生在辽宁,家里是世世代代戍守边疆的士兵,注意,是士兵,不是军官。
    
      他是明朝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军户出身考取功名的学子。
    
      早在弘治皇帝他老爹朱见深当皇帝的成化年间,这位老哥就出了名。
    
      他没有后台,当时仅仅只是正七品的户部给事中,就敢弹劾成化皇帝、万贵妃、妖僧继晓、宦官梁芳、纸糊阁老万安、刘珝、刘吉等人。
    
      总之,满朝文武百官,只要是有问题的,几乎被他得罪了一个遍。
    
      他也因此进过监狱,但进去之后,对那些贪官污吏,他照样开骂。
    
      弘治皇帝的恩人,明朝有数的好宦官,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把他营救出来之后,他依然死不悔改,继续开骂!
    
      最后成化皇帝朱见深拿他没办法,就让他在户部给事中的位置上待了十几年。
    
      弘治皇帝登基之后,怀恩极力推荐他,当时的礼部尚书王恕也对他青眼有加,举荐他去做大理寺丞。
    
      可惜,他纸糊阁老刘吉是当时的首辅,必然强烈反对。
    
      另外一个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