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徐光启见闻(一)

更新时间:2025-02-28 14:25作者:可以但我不阅读量:15
    在任何年代,所有都知道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一生中性格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而一点点的改变。
    
      如:现如今的徐光启一样,四十八岁还是个翰林院检讨的他,在这之前一直想通过自己学到的先进知识来改变大明的现状。
    
      可他徐光启真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大明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不能。
    
      徐光启四十二岁考中进士,怀着满腔抱负进入了翰林院,这一待就是六年。
    
      在翰林院看似蹉跎了六年的徐光启,在进入翰林院第二年就结识了来到大明的意大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徐光启在仕途上暂时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全心的投入到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同时也在努力的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等书。
    
      历经三年,也就是万历三十五年。
    
      徐光启和利玛窦首先把《几何原本》前六卷合译了出来。
    
      也许是老天爷惩罚错了人吧!
    
      《几何原本》前六卷出版后,刚引起巨大的反响没多久。
    
      正准备继续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的徐光启,不得不停下,这本对于后世近代数学起了很大作用书籍的翻译。
    
      因为徐光启的父亲去世了,按照明朝礼仪必须返乡守制(守孝)三年。
    
      徐光启等到三年守制期满回到京城后,继续进行他的“翻译大业”的时候。
    
      又发生御制大郜这件大事。
    
      当被东厂的人莫名其妙的请到了永定门城楼上,见识到了文官、勋贵们的丑恶嘴脸。
    
      徐光启饶是以前知道一些文官、勋贵们的蝇营狗苟,也对他们所做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感觉到愤怒!
    
      这也是在永定门城楼上,他没有站出去帮助叶向高等人说话的原因。
    
      所以徐光启在知道大明朝廷有一股能够对抗文官、勋贵们的势力,被他们一邀请,毫不犹豫的就答应去了团河基地。
    
      要知道,历史上是没有御制大郜事件,也没有人邀请徐光启去团河基地,更没有团河基地的存在。
    
      那徐光启进入团河基地,是否能他的一些想法和人生轨迹?
    
      这也是朱由校对徐光启最“期待”的地方。
    
      “咚...咚...咚...。”
    
      响亮厚重的钟声,在团河书院内响起。
    
      同时钟声也向着书院外的四面八方传去。
    
      团河书院内。
    
      学生们在钟声停止没一会,就鱼贯的从各自的班级走了出来,向着饭堂而去。
    
      团河书院外。
    
      那一眼忘的到边际的施工现场的百姓,也都陆续的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向着各自的吃饭点而去。
    
      团河书院内。
    
      徐光启有些心不在焉的,随着人群从成三班的学堂走了出来。
    
      他脑海中还在不断回荡着,李姓老师在学堂上所教授的内容。
    
      还无疑问。
    
      徐光启看出了团河书院所教授的字典、算术对于普通百姓的普及效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