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不才33

更新时间:2025-03-21 19:29作者:易克1阅读量:1
    毕业后,他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他几乎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父母看了心理报告,却指责他心胸狭隘,太脆弱。
    
      事后母亲接受采访,说看了信没什么感觉,只觉得是以前管他还不够严,才会出问题。
    
      不知道王猛听了,会不会感受到更深的绝望。
    
      上个月,一名7岁的男孩偷偷用手机给游戏充值,20天花光父母的15万元积蓄。
    
      父亲是民工,母亲摆地摊,得辛苦积攒多少年才有这些钱啊!
    
      可他丝毫不愧疚,反而说:“他们都是坏人,我是跟他们学的。”
    
      父母平时忙,从不与他沟通,对他也是非打即骂。男孩说:“他们对我就没什么感情。”
    
      资深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于飞说:
    
      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的说教与打骂方式,会引起孩子内心的抵触,往往,长大后的不孝子和白眼狼就是这么来的。
    
      溺爱讨好,是让孩子的地位凌驾于父母之上,苛责打骂,则是父母远远凌驾在孩子之上。
    
      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亲子关系的极度扭曲,使孩子对父母越来越冷漠,甚至给父母带来难以承受的致命打击。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就是以爱的名义进行强制性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事实上,无论是溺爱讨好,还是苛责打骂,都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之心。
    
      养育专家讲过一件事:
    
      平时她总带孩子去一家面馆吃面,也常碰到另一对母子。
    
      妈妈每次会点两碗牛肉面,然后把自己碗里的牛肉一块一块挑出来,放到孩子碗里。
    
      有一天,妈妈依然挑了肉给孩子吃。
    
      不料,孩子却忽然闹起脾气:
    
      “今天牛肉怎么这么少?你是不是把牛肉藏起来了?”
    
      妈妈解释刚刚已经把肉都给他了。
    
      孩子却不信,开始闹脾气,用筷子在妈妈碗里翻来翻去,甚至掀翻了妈妈的面,赌气不吃了。
    
      妈妈听到孩子不吃,非常惶恐,赶紧哄道:“宝宝你不吃怎么行?正长身体呢!”赶紧又给孩子点了一份牛肉。
    
      说:
    
      我们用帮助来掩盖控制,让孩子不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所以,我们的给予,成了应该不给予,成了罪过。
    
      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也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明星陶虹就深知这一点。
    
      有段时间,女儿每天都会忘记带作业。
    
      她没有主动帮女儿记住,或直接给她装进书包,也没有呵斥孩子:“整天就知道玩!”
    
      而是对女儿说:“做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想想,要是再忘记带作业怎么办?”
    
      女儿想了想说:“那就不能看电视。”
    
      前三天,女儿还是忘带了。虽然妈妈没有批评自己,可是不能看电视真的太难受了啊!
    
      第四天起,她再也没有忘记过带作业。
    
      陶虹说:“你不要低估小孩的智商,也不要低估她跟你灵魂上的平等。”
    
      这并非放任自如,而是用智慧的引导与正确的沟通,代替过分的溺爱与粗暴的对待。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又和父母互为表里。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