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

更新时间:2025-03-06 12:41作者:宋浅声阅读量:3
    真的?李季阳吃惊:我以为我做的很隐晦呢!
    
      还隐晦呢!羸政听了这话差点翻白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李季阳又大吃一惊:那么明显吗?
    
      羸政都无语了,这事儿也就他压制着,连甘晶都不能问一句,不然他早就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了!
    
      算了,你看看东西吧,这些里头有点好玩意儿,你喜欢就都收起来。羸政指着宝库道:就是都收走了也没关系,这里知道的人很少,且都是亲信。
    
      不是亲信,羸政也不能让他们守着宝库。
    
      毕竟这里头是赵国历代王室的珍藏宝贝。
    
      李季阳再次如同掉进米缸里的小耗子一样欢腾的往里跑,羸政没跟进去,就站在门口这里晒晒太阳,已经秋收了,赵国、哦,邯郸郡这边种植的麦子比较多,听咸阳传来的消息,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连续几年的丰收,让民间休养生息的很好,边关在扩张地盘,却没有战损一人!
    
      热武器的确占尽优势。
    
      报纸开启了民智,各地的小学如今已经有很多孩子上了初中,高中虽然零星无几可能看到以后必将坐满学堂。
    
      大学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几个大臣亲自带学生。
    
      而科举他觉得还不错,分门别类的招收未来的官员,的确比大家自荐的强。
    
      驿站也因为遍布各地,往来方便了许多,还有随着驿站而形成的邮局,各地的信件,物流,都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虽然也有商人效仿,却没那么厚的底子,只能在一郡一县内流动,生意并不好,平民们很多都是相信朝廷而不信商家。
    
      且如果是一个县里的,直接自己坐着公交马车就能过去了谁还花钱委托商家办的什么物流啊!
    
      当然,如果是搬家的话,人家自己有车!
    
      茶叶,盐巴和糖,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光是这三样带给他的利润就足以支撑皇室的开支还有剩余。
    
      而宗室们也十分温顺,起码现在,表面上看他们的确很安分。
    
      他也对宗室很大方,每年的供给也都从不苛刻。
    
      如今商业也很发达,因为没有了诸侯国之间的进攻和防御,参军都是一致对外,李季阳又提出对商人的支撑,有姚贾这个皇帝信任的人带头振兴商业,商人们的身份依然很低却比过去局了许多。
    
      且因为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对民间动不动就赈济,民间也有许多商人在赚钱的同时多行善事,民风也好了许多。
    
      羸政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遗憾的了,这天下迟早是要传给扶苏的,早一日自己就早点专心陪着小阳。
    
      在他想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季阳在库房里挑选的不亦说乎,看什么都是好的!
    
      干脆一鼓作气都收到了自己的空间里!
    
      反正外头那谁谁谁也说了,都收走也没关系!
    
      咸阳城的没收走是因为那里毕竟是自己的地盘,放着也不担心,可
    
    

热门评论